贵港安装光伏电站的五大好处
1、节省大量电费,降低业主成本。
2、缓解错峰停电的影响。
3、隔热降温,屋顶安装了光伏,室内可降温4-6度。
4、保护屋顶,延长屋顶使用寿命。
5、促进节能减排,打造绿色环保商业、企业,为的碳中和事业做贡献,在行业内做。
贵港安装光伏电站经济效益分析(16年能源管理模式)
以安装1000千瓦电站为例计算:(白天晚上都开工的企业一个月电费25万元左右,需要安装1000千瓦的电站。)
序号 | 项目内容 | 数量 | 备注 |
1 | 发电站规模 | 1000千瓦(KW) | 电站价值500万元 |
2 | 年发电量 | 0万度 |
|
3 | 峰谷综合电价 | 0.9387元/度 |
|
4 | 电费优惠折扣 | 8折 |
|
5 | 每度优惠电费 | 0.18774元/度 |
|
6 | 每年节省电费 | 20.7万元 |
|
7 | 绿证和碳排放的收益 | 0.05元/度 |
|
8 | 每年绿的收益 | 5.5万元 |
|
9 | 首年综合收益 | 26.2万元 | 年节约电费+绿收入=26.2万元 |
10 | 16年总收益 | 419万元 |
|
电站运行满16年后,*17年起电费优惠折扣为4折,电站归属权为业主,我公司负责运维至35年。 | |||
| *17至35年业主每年电费收益 | 82.6万元 |
|
12 | *17至35年业主每年绿收益 | 4.4万元 |
|
13 | *17至35年业主总收益 | 992万元 |
|
14 | 发电站总运行时间 | 35年 |
|
15 | 业主总收益 | 16万元 | 16年后电站折旧剩余40%,价值200万元。 |
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监测数据显示,2010年1至6月,温州民间规模为800亿元,综合利率为20.67%。而20年同期,温州市民间的规模已经**过1200亿元,综合利率已攀升至约为24%。
危险的“转型”
“”的光伏,成为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。
“在企业家对做实业失去信心的时候,**却没有推出切合的政策来帮助中小企业重拾信心,而是不合时宜地强调中小企业要转型。一个人连饭都没有吃饱,马上就要,哪还有心思去考虑,是不是要改善生活?”对于当地**此前推出的产业转型政策,周德文也提出了异议。
此前的7月,温州刚刚推出了“三大新兴产业培育方案”具体包括:生物产业、节能环保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。其中的“新材料产业”,主要涉及新能源材料、新型金属材料、新型化工材料等。
而**的引导,得到了很多中小企业的响应。浙江埃菲生能源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胡永强对本报记者称,“现在,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企业进军光伏行业,很大程度是因为**的政策导向。”埃菲生为温州保一集团旗下企业,这家民营阀门集团2010年3月开始进军光伏产业。
**的扶持力度,是显而易见。今年上半年,在电力紧张情况下,温州电力局实施了“有序用电方案”,许多传统企业被当作了“错避峰用户”的。而新能源企业仍可以享受比较优惠的用电政策。胡永强称,即使在夏季用电高峰期,**也会较力保证新能源企业的用电量,今年夏季,埃菲生没有一次被列入限电企业。
土地,则是**给出的另一有力支持。胡永强透露,温州当地资源非常紧张,传统行业一般很难拿到地,但今年,埃菲生却拿到120亩土地用于建厂,并且几乎是免费的。
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沈福鑫告诉记者,中小企业转型新能源,的就是太阳能光伏产业。目前,浙江的光伏企业已有约200家,而去年年底,是中小企业涌入该的高峰期,一下子涌入了60多家,大部分是产能50MW的小规模企业。
埃菲生总经理张晓东对本报记者表示,2010年,浙江各行业的很多中小企业都涌入太阳能光伏行业,有些以前甚至是做文具的、做皮革的、做礼品的。在他看来,大量中小企业涌入的主要原因是,光伏的门槛并不太高。
“光伏行业分工太细,产业链太长,做拉晶核切片的,也可以说自己是做光伏新能源的。现在,一台拉晶机器的成本已经降到100万以下,投入2-5台就可以成立一个企业,总投入只需要几百万。毕竟,光伏行业不仅是资金密集型,也是劳动力密集型的。”张晓东说。
而胡永强看来,传统企业转型做光伏的热潮,直接的体现就是,在工业区的道路两边,很多企业的招牌上,左边写着“皮鞋、皮革、皮具”,右边则写着“多晶硅棒、硅片”。
胡永强指出,中小企业乐于转行光伏企业还因为,传统行业竞争白热化,毛利下降,而光伏产业较高的毛利率,对它们存在吸引力。“即使是从事太阳能光伏行业技术含量的硅棒、硅片生产,毛利也高过传统制造业。”
不过,周德文指出,中小企业如果盲目转型,也可能会增加企业的风险。“在有些情况下,转型可能不是帮企业‘起死回生’,而是会加快企业的倒闭。”
张晓东也指出,光伏产品对设备、管理的要求很高,“这些小企业刚刚进入这个领域,很可能会产生误解,觉得只要有设备就可以生产,但它的产品质量可能很低,销售无法保。更何况,近年来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,光伏业毛利也在下降,小企业贸然进入,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风险。”
**节能日前公告称,公司**可24小时发电的1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顺利并网发电。该项目建成正值国内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招投标与建设之际。能源局发布的《太阳能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也多次重点提及光热发电,并明确500万千瓦的光热发电目标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“十三五”将是光热发展的关键时期,基本任务是产业升级、降本增效,实现不依赖于补贴的市场化自我持续发展之路。据机构预计,“十三五”时期,光热发电产业对国内经济产值的贡献将突破6000亿元,并同时带动制造、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。不过,光热发电产业化目前仍面临资源不足、初始投资成本居高不下以及运营经验缺乏等诸多挑战。
光热项目密集推进
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,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,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,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。根据《太阳能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,“十三五”期间,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.1亿千瓦以上。其中,光热利用发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。
继下发通知,核定光热发电成员上网示范电价为每千瓦时1.15元之后,能源局公布了20个总计装机容量为134.9万千瓦的光热发电示范项目。业内人士表示,光热发电产业成为“十三五”时期太阳能利用领域的一大亮点。《规划》明确,“十三五”期间,光热发电成本将低于0.8元/千瓦时,光热发电效率实现较大提高,形成全产业链集成能力。此外,光热发电前景被看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蓄能,即将白天多余的热量进行存储,晚间再用存储的热量进行发电,以保证发电的连续性。
“此前能源局初步规划的‘十三五’期间光热发电目标是1000万千瓦。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对光热发电的直接投资将达到5000亿元,间接投资在1万亿元以上。但依据产业发展现状,要实现到2020年并网目标很难,后来将并网目标修改为500万千瓦。实际上要实现500万千瓦的推进难度依旧不小。”北京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马重芳教授告诉中国报记者。
尽管推动难度不小,在光热产业启动之年,已有不少企业相继启动光热电站的开工建设。以**节能为例,公司出资承建的国内具备24小时发电能力的10兆瓦熔盐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于12月26日顺利并网发电。华泰分析师何昕分析指出,如能实现满发上网,预计全年该项目发电量可达8500万度左右。按照已公布的1.15元/千瓦时成员电价计算,全年可实现电费收入约1亿元。
除塔式电站外,中海阳50兆瓦槽式光热电站项目近日在甘肃玉门开工建设。此外,熔盐菲涅尔式商业化光热电站——兰州大成敦煌熔盐线性菲涅尔式50兆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在甘肃敦煌开工。
在光热电站密集启动之际,上下游企业积极参与其中。天津百吉瑞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凌云说:“与传统的槽式光热发电系统相比,采用储能技术的新型槽式发电可使系统整体投资降低30%。通过对熔盐配制的改善,较大降低了保温成本,提升了熔盐储能力,公司看好光热发展前景。”
资源不足初始成本高
“相比于光伏发电,光热发电的热存储技术,可将太阳能集热后通过换热装置加热水产生蒸汽,然后驱动传统的汽轮发电机产生电能,实现‘光—热—电’的转化,弥补了光伏发电储能的缺失,在并网友好性上远优于光伏。”马重芳称。
不过,在马重芳看来,中国光热资源不足、光热发电环境适应性差、选址受限制是行业发展必须面对的客观问题。“眼下需要建立光热资源相关的搜集机制,太阳能辐射值将直接影响发电成本,太阳能数据库的建立完善将对企业拓展光热业务将提供直接帮助。”
除光照资源、水资源缺乏等因素外,技术竞争、成本和可靠性寿命、运营经验缺乏等问题,同样对光热产业能否大规模发展形成挑战。
“光热发电致命的问题是初始投资费用高。”光热发电*学者张建城对中国报记者表示,“据了解,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初始投资在每千瓦3万至4万元,而光伏发电初始投资目前已步入每千瓦万元以下,风力发电初始投资大概也在每千瓦1万元以内。燃煤电站的初始投资则更低,每千瓦仅为4000至5000元,经济性差异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投资热情。”
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光热发电除了面临成本高企的困难外,“国产化率不高、电力市场改革、竞价上网等因素也是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。”张建城说,“镜场关键技术中的集热管、集热器、控制系统国内的产能基本满足当前的需求,但国产化率普遍较低。这也加大了发电成本。”
他举例指出,“以壁垒较高集热管技术为例,买一根进口集热管一般要1.4万元。如果在国内建厂生产只要3000元;而一片国产反射镜的价格只有进口反射镜的三分。”
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处长邢翼腾表示,未来应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降低光热成本。首批示范项目1.15元/千瓦时的电价,平均补贴**过0.9元。也就是说现在的电价多数都是依靠补贴的支撑。值得注意的是,三类地区光伏竞标电价已经达到了0.61元/千瓦时,风电则更低。“光热短期内要和光伏等清洁能源竞争,长期来看须与火电等传统能源竞争,因此产业发展需要从科技创新方面来降。”
“未来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可能出现颠覆性的新技术。目前国外的技术多不适应于中国产业自身状况,所以开展光热发电实验项目迫在眉睫。据了解,葛洲坝集团下属的新能源公司在组织相关的光热实验基地,这对产业进步十分重要。”马重芳对记者表示。